“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资阳沱江沿岸,一群来自中国十九冶资阳蜀都大道东延线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让诗中的故事变成现实。
因桥结缘 “西部铁军”助力城市发展
(相关资料图)
在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资阳城区,一条被誉为“资阳母亲河”的沱江穿城而过,它将整个城区一分为三。“沿江”让城市有了岸线景观,同时也为资阳带来了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困扰。城市民众往来三地除了搭船过河只能绕道而行,1976年,勤劳的资阳人民建成了境内第一座跨江大桥——东门大桥(沱一桥),结束了资阳人出入靠渡船的历史,桥与资阳城市发展的故事就此展开。
时过境迁,2021年10月21日,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蜀都大道东延线资简段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全长3.87千米,起于成资渝高速保和镇文龙寺互通处,经晏家坝、临空经济区董家坝,止于城东新区,顺接蜀乡大道,其中两座沱江特大桥和一座阳化河大桥是整个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资阳董家坝、晏家坝与两河口的交界处,两根桥梁墩柱立于沱江之中格外显眼,未来这里将建成一条全长817米的连续钢构特大桥,成为临空经济区雁江镇董家坝村到资阳市区最近的通途要道。
“董家坝相当于一座独立出来的小岛,群众出行每次需要乘车绕道三十分钟以上,等我们的桥修好了,十分钟就能实现两岸的人员流动。”项目工程管理部部长黎滔介绍。
站在董家坝特大桥施工现场高处一眼望去,两岸成群的村落屋舍被开阔的江面一分为二。可以想象,大桥修建完成后,路程距离的缩减的确会为隔岸的老君镇、保和镇农业及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不小帮助。
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巨大桥墩上可以看见,四排整齐划一的蓝色挂篮装置像巨人张开的手臂,正提着桥墩两侧准备浇筑的箱型桥梁块件,十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浇筑前设备安装工作。据黎滔介绍,目前,两河口、董家坝两座特大桥正在进行挂篮悬臂施工,但因引桥部分征地拆迁问题,董家坝沱江特大桥挂篮施工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主桥桥面需要两侧同时推进施工,如果引桥一侧无法顺利衔接,另一侧长期受力会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即便如此,根据项目部的规划安排,通过与资阳市政府部门的交流协调,征地拆迁工作将于近期完成,两河口、董家坝沱江特大桥预计会在2023年底和2024年二月成功合龙。
近年来,一座座跨江大桥成了资阳改善交通网布局、重塑产业版图、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修建的三座跨江大桥从地形图上直观拉近了资阳城区间的分隔距离,“西部铁军”与资阳因桥结缘,正帮助其翻开跨越沱江的崭新篇章。
足智多谋 千方百计推进项目进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高约23米的桥墩搭建是“重头戏”。在最早的施工计划中,项目部原本采用钢栈桥与钢平台施工结合的方式,在沱江河道中分别搭建四个面积约为5800平方米的钢结构平台供工人施工作业。“钢栈桥+钢围堰”施工方式虽然简便,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据项目总工程师林敏介绍,大桥修建处位于沱江下游,因其上游建有水电站,时常泄洪,加之雨季来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洪水带来的树枝、碎石极易对漂浮在水面上的钢平台造成损伤,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节点工期临近在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搭建一个可供作业的工作平台成了当时项目上下最为头疼的问题。“不如学‘精卫’填块土地出来干活。”项目成员的一句无心玩笑,为解决这项难题提供了关键思路。在董家坝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可以看见,两座桥墩下还保留一片厚实的黄泥土地。项目部借鉴“精卫填海”故事中包含的智慧,通过与公司、业主、监理、过控、技术咨询等多方人员沟通协商后,最终确定了“筑岛围堰+高压喷旋桩止水+迎水面吨袋+石笼防护”的施工方式。
“筑岛围堰”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项目在土石方填挖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土,填移至桥墩修筑处的河道当中,并采用高压旋喷桩隔绝出一块单独的陆地小岛用以施工作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水上作业变为陆地作业,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也一定程度扩大了施工作业面积。”项目工程部负责人黎滔如是说。古人的智慧随着时间推移,依旧没有褪去理性的光辉,时至今日,“西部铁军”建设者们在此基础上,对这项工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课题立项,形成了一篇《浅覆盖层条件下特大桥水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研究》工法文章,并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底线。登上离地33米的桥面作业平台,不时吹来的江风令人感觉目眩神迷。高处作业频繁、施工区域分散、施工战线冗长是桥梁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同时也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
根据项目施工人员测算,从项目起点开车到达项目终点至少需要四十分钟以上,如果来回进行安全巡查,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会浪费在路途当中。为解决这项问题,项目部将作业现场划分为四个责任分区,每个责任分区再细分为不同的分布区域,从施工技术、安全监督、材机管理三个方面指定相应的系统责任人,形成了“点对点”的安全责任划分机制。
在董家坝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一块蓝白相间印有“中国十九冶”LOGO的大型安全责任标识牌格外显眼,刚刚结束钢筋质量检测的施工管理人员刘隆杰主动上前打招呼,“这是四个工区所有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区,后面的二维码扫了之后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在表上可以看到,刘隆杰是董家坝20号墩主桥范围和阳化河桥下构及其他部分的施工技术责任人,这里正好是他负责的区域之一。“每天会固定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巡视几圈,看看之前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整改。”从刘隆杰口中了解到,在项目部采取安全责任分区管理后,每位施工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精力完成各自负责区域的安全管理闭环,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为了保障项目整体施工顺利推进,项目部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方案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项目部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参加到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来,严格执行质量跟踪,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落在实处。项目质量技术部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施工计划,定期对计划落实和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制定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对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综合考评。在项目节点冲刺关键之时,项目部还会将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细化,分解到月、旬、周、日,提前安排好材料进场时间及数量,协调各工种人员之间的配合度,确保各重大施工节点得以顺利实现。
凝心聚力 集思广益力保完美履约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午饭时分,在资阳蜀都大道东延线项目驻地食堂,10名身穿“西部铁军”蓝色工作服的管理人员正聚在一起,在饭桌上讨论项目即将开展的预制梁架设施工。据项目经理邓臻介绍,等到五月,项目梁场施工建设完毕后,将会有584片单片重量达100吨以上的大型预制梁先后从梁场运出进行安装架设,高跨度、大重量的施工条件,和高精度的安装要求使这项工序成为该项目中当之无愧的施工重难点。因其具有的困难性和重要性,项目成员多次利用吃饭休息时间,自主组织开展技术讨论,集思广益编制完成了运梁、架梁专项施工方案,并成功通过专家论证。
自项目开工以来,不论领导班子还是普通管理人员,在项目办公区或是施工现场,总有人披星戴月、不知疲倦地工作以确保现场施工能不间断推进。“我们不怕问题,有问题就有二十个头脑集中讨论想办法,大家思想统一,落实有力。”邓臻坚定地说,“再难的坎儿也能跨过去”。
丰富多样的学习集中培训也是资阳蜀都大道项目团队打造的一项亮点。一年半时间内,项目部共计组织不下二十次内部培训,2021年项目新入职员工岑甲乐通过业务培训,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工程“小白”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物资战线管理人员。在岑甲乐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由项目部自主编制的《项目部管理制度/办法汇编》,上面罗列出了项目常用的流程办理方法及管理细节。据岑甲乐介绍,这本厚厚的制度汇编是项目每位员工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它不仅系统地梳理了项目各个部门具体负责的业务板块,也大大提升了各部门间交流协作和业务办理的工作效率。正是这样一支富有凝聚力、执行力与向心力的队伍,不断在苦干实干中锤炼铁的肩膀,在解决问题中练就过硬本领,在问题困难打磨中淬炼成长,为资阳交通桥梁建设完美履约提供了坚实团队保障。
走出项目驻地,建设中的两河口沱江特大桥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由中国十九冶资阳蜀都大道东延线项目团队奋力建设完成的三座跨江大桥将带着资阳人民寄予城市发展的美好希翼,走向更加深远广阔的未来。(银天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