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23年7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升至3.06%,为连续第六个月上升。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人民币有纪录以来第二次在全球支付占比中超过3%。
人民币占比上一次突破3%还要追溯到2022年1月。当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达到了3.2%,打破了此前在2015年创下的纪录。有经济学家表示,从外贸企业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将有助于出口企业规避外汇汇兑风险和损失。
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和数字化支付的普及,跨境支付需求持续上升。人民币今年在全球支付占比持续攀升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此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便利的跨境支付政策和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人民币持续攀升的背后,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与认可。
——移动时代的中国跨境支付力量强大
目前,我国的外汇政策并不支持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B2B业务,故而主要从B2C业务进行分析。跨境B2C贸易有着小额、高频、对回款速度要求高的特点,而传统跨境支付手段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传统银行电汇汇款到账时间一般需要3-5天,而第三方跨境支付可以实现更快到账,快速回款不仅大大降低了商家的汇率损失风险,同时保证了其资金得以正常运转;同时银行电汇及汇款公司都存在手续费高昂、流程繁琐的痛点,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通过聚集多笔小额跨境支付交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非常适用于金额小、数量多的跨境电商交易。
——政策指引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发展
2021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提出,从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五个方面对跨境人民币政策进行优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发展。
——第三方支付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多元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支付组织、支付介质、支付渠道、支付账户形式以及支付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大量涌现,现金的使用量逐渐减少,电子票据逐渐取代纸制票据,银行卡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无卡支付正蓬勃发展,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微信银行等新兴支付渠道不断涌现,支付账户从传统的银行账户发展到第三方支付账户,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目前主要的跨境支付方式对比如下:
——数字人民币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银河证券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流程图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时,省去了中间客户之间的流转,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加强我国货币的主权地位,也相应节省中间费用,减轻对SWIFT体系的依赖,为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创造必要条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三大投行均认为人民币有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高盛预计未来5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上升至6%-7%,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5%-10%;与此同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也非常看好。前瞻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推进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充分抓住众多历史机遇,晋级世界第三大货币指日可待。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