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牌资讯 >
亲缘关系折射时代变迁
2023-02-14 03:33:30    来源 :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点评】

作者: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期,关于“走亲戚”的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多方讨论和关注。年轻人缺乏与亲戚间的互动交往和情感沟通,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文化、社会和个体的时代变迁。


【资料图】

“走亲戚”有着悠久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形态孕育了“人情文化”,亲戚是人情关系网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人们会通过互相问候、拜会访问等形式来保持与亲戚的联系、维持亲情关系,“有来有往,亲眷不冷场”。而亲属关系网也会为个体提供资源和情感支持以应对生活变故。

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后,一方面,归属感获得渠道多元化。现代社会,人们不再单纯依赖亲缘、地缘等先赋性因素来形成群体认同。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因获得性因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性、行为偏好)而形成的群体类别,被称作“心理群体”。相较之下,人们对心理群体的认同更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参与性和建构性,也带来更多归属感。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多元化,家庭在养老、育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要可通过雇佣关系得到满足,对亲戚支持的依赖性大幅减少。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表现出家庭规模缩小、社会流动性增强、信息化加速,社会关系也产生了相应变化。首先,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家庭户平均人数从1990年的3.96人缩减至2020年的2.62人,家庭规模日益微型化。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几代同居的扩大家庭为主导,转变为由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导,代际关系日益趋于平等。成长于这样环境中的年轻人,更注重独立性、隐私和边界感。亲属交往过程中一些模糊边界的行为,比如对年轻人情感、收入和工作状况的询问,基于亲戚身份而单方面要求对方提供帮助等,更容易让年轻人产生不适感。

其次,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让亲属间居住地分离成为常见形态,物理距离限制了亲属间沟通、交流和理解的深度以及社会支持的力度,也因此减少了年轻人对亲戚的情感联结。另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志趣相投的心理群体获得情感支持,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获得服务支持解决生活难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教育、医疗、生活等信息来解答疑惑,还可以通过网络满足休闲时间的娱乐需要,传统的亲属间的资源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性进一步弱化,亲属关系网的维系意愿也会减弱。

现代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经历了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碰撞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性格特质也更多表现出自我取向,而不是以往中国人较为常见的他人取向。他人取向注重在人际网络中表现适当的角色行为,以维持自己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可能掩饰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而迁就他人。自我取向则更注重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表现自己的特点,不去轻易迁就别人,因而更少愿意去为了融入家族或顺应亲戚需要而做出行为改变。

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文化、社会和个体基础,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方式变化的一个缩影。但这种亲戚关系的淡化并不必然意味着亲缘关系网络的瓦解。

其一,年轻人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对亲戚关系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子女之后,对于亲缘牵绊会有更深的感悟。此外,因家庭需要,隔代抚育孩子的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研究显示,中国家庭结构中,有24.46%的家庭为三代和四代家庭。父辈参与到年轻人的小家庭生活之中,会加强其与其他亲属的交往。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渗透于社会教养方式、社会行为规范之中,人情文化仍有相当的影响力。特别是近些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日益增加,象征传统文化的图案、乐曲、服装、器物、手工艺等深受年轻人喜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些传统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价值观、信念和精神可能会更加获得年轻人的认同,并体现在人际交往方式之中。

其三,互联网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亲缘关系的功能,但同时又为建立新的亲属间联结提供了契机。在亲属间居住地分离的情形下,网络成为保持交流沟通的便捷平台。家庭群内日常生活的展示、家长里短的分享、真挚的关心和祝福,能让年轻人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和家的意义,拉近其与亲戚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亲缘的联结在未来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但人情基底还会嵌于中国社会文化之中。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4日 07版)

X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